易中天的《品三国》已经红火了好多年,但一直没有想着去看,以为那不过是对《三国演义》的点评。春节在家闲的无事,把这本书翻了出来,才明白《品三国》为什么在中国能够火起来。《品三国》并非点评《三国演义》,而是点评三国这段历史,准确的说是以权谋和政治入手,对这段历史进行分析。毛主席有句话“与人斗,其乐无穷”,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非常高度的总结。前一段时间非常红火的《甄嬛传》,讲的是后宫争斗,再远一点的《潜伏》,被人们解读为办公室的争斗,都非常对中国人的胃口。
《品三国》以大的事件为纲,然后深入分析其中的厉害纠葛、派系斗争,阐述当事人在其中的所做所为,为什么要这么做。总结为一句,不论是魏、蜀、吴,都是内部斗争从头到尾,直到灭亡。
本书对一些事件的分析非常透彻,可信度也很高。有意思的是,书中分析到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国内矛盾太尖锐,所以需要通过伐魏来转移视线。不知道现在中国国内矛盾重重,会不会和小日本干一架来缓解一下。
书中分析到诸葛亮以法治治国,蜀国反而先亡,主要原因是推行法治,招致国内贵族的强烈反对。诸葛亮在的时候还能镇的住,而诸葛亮也能以身作则。等诸葛亮一死,国内立马翻了天,迅速灭亡。蜀国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依靠“人和”而独霸一方,同样派系林立,只是靠一两个强权人物,才维持了表面的团结。读了本书,好像有些明白中国的政治了,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贪污腐败问题,从来不从法律、制度上根治,每次都是做些表面工作(可怜了一些热心的网友,曝光了房姐、房嫂、房叔,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?),水至清则无鱼嘛。
本书也推翻了一些历史人物在我心目中的形象,比如周瑜,本来是一位英雄豪杰,《三国演义》中非要把他描绘成一个心胸狭窄的小人,火烧赤壁明明是周瑜的功劳,非要安在诸葛亮身上。诸葛亮也并非一位军事家,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各种妙计都是张冠李戴。突然明白了天朝为什么这么重制舆论,控制了言论,白的可以说黑,黑的可以说白。